地 址:山东莘县
电 话:13963547128
传 真:0635-0000000.
邮 箱:lcsxgcw@126.com
2024年山东省秋季果园、吐絮期棉花管理技术指导意见
一、施肥管理
(一)地下追肥。9月上中旬,对桃、苹果、梨、葡萄等果树早熟、早中熟品种,在采果后及时施肥,以复壮树势。对晚熟品种追施1次果实膨大肥,增加树体营养积累,提高果实品质。施肥种类以速效磷钾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主,采用多点穴状施肥法或条沟播施,深度15~20厘米。施肥后根据天气情况酌情灌水。
(二)叶面喷肥。结合病虫害防控,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、尿素等叶面肥快速补充营养,浓度0.3%~0.5%,连喷2~3次,每次间隔7天左右,防止叶片早衰,促进花芽分化,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。
(三)秋施基肥。通常在采果后或9月份开始至落叶前施入基肥,宜早不宜晚,为树体贮备营养,利于来年丰产。果园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200公斤,每亩加饼肥3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600公斤或堆肥1,500公斤。肥料建议施用在树冠外缘正下方内侧,深度稍微深于水平分布的侧根。桃、杏、葡萄等浅根性果树可浅施,苹果、梨等根系强大要深施。幼龄果树根系分布范围小,可以环状或带状施肥,开挖宽20~30厘米、深40~60厘米的沟,沟底分层放置秸秆、树叶、杂草等有机物,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后填入、踏实。成龄结果树也可采用里浅外深的放射沟施肥法,宽行密植果园可在行间开沟施肥,树下有间作作物的可挖穴施肥。保证肥料施在果树的根系集中分布区。
二、水分管理
果实摘袋前对干旱地块浇水一次,可以有效减轻和防止日灼。秋施基肥后要及时灌水,使肥料尽快分解,利于果树根系吸收利用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有条件的地块每次施肥后要浇透水。浇水忌大水漫灌,提倡应用小沟快流浇水法,即在树冠投影外缘开深、宽各30厘米左右的窄沟进行灌水。
三、整形与修剪
(一)幼树修剪。以拉枝和摘心为主。对直立的骨干枝条进行拉枝开角,开张角度控制在80~90°,辅养枝可拉至90度以上。其他竞争枝、直立枝及剪锯口上的萌生枝,可通过扭梢、拿枝和摘心等手法,增加养分积累、促使花芽形成。9月中旬后,对没有停长的枝条进行摘心,促进枝条成熟。
(二)结果树修剪。适度修剪,疏除扰乱树形的密集枝、直立枝、徒长枝、重叠枝以及骨干枝背上的直立旺梢等,打通光路,保证每个果实和叶片充分着光。对长势较旺的树的当年生枝或多年生大枝,采用拉、撑、吊等措施,开张角度。对侧生分枝及中心干上80~100厘米枝稍拉成80~90°,使叶幕成层,达到树满园、枝满冠。对有空间的骨干枝摘心,促发侧枝。
四、病虫害防治
(一)秋翻土壤。根据金纹细蛾、苹掌舟蛾、叶螨、卷叶蛾等害虫集中于树干周围土壤中越冬的习性,晚秋深翻树盘,将地面的病叶、残果、杂草及在其中越冬的害虫翻入土壤深处,可消灭杂草及土壤中大量的病虫源,减轻来年果园中的病虫危害。
(二)清洁果园。果实采收以后,对果园进行清理。支顶棍需重复利用的应进行消毒处理。树体上发生的腐烂病等病害进行一次刮除、涂药杀菌。废弃果袋、落地的病果、虫果和枯枝、落叶、杂草以及树上的小僵果,集中清出果园或深埋。
(三)药剂防治。晚熟品种套袋果除袋前,均匀喷布一遍高效低毒杀虫杀菌药剂。对叶螨类可用阿维菌素防治,蚜虫、飞虱等用啶虫脒等防治,金纹细蛾、苹掌舟蛾、卷叶蛾、潜叶蛾等食叶害虫可选用灭幼脲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喷雾防治,炭疽病、轮纹病、早期落叶病等病害可选用戊唑醇、氟硅唑、苯醚甲环唑、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进行防治。
(四)刮皮、涂白。晚秋刮除老翘皮,树干刮皮后涂浓石灰乳或石硫合剂渣等,既能杀虫、杀卵,又能保水防冻,确保果树安全越冬。
五、防灾减灾
(一)冰雹。在易发生冰雹区域的果园建议架设防雹网,或进行多类型、多材料设施栽培,可有效减少雹灾损失。
(二)强降水。强化果园排灌系统建设,备好应急排水设施。有排水沟渠的果园,应及时疏通排水沟渠内的淤泥或阻塞物,保持排水通畅。地势较低、排水不良的果园,降雨前检查疏通、完善果园排水系统,确保排水正常。
(三)强风。大风前及时加固修缮果园设施,对树体适当培土固树;对易发生风灾的园片,要加强防风林建设,构建防护屏障。
棉花吐絮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
进入9月份,我省棉花陆续进入吐絮期,抓好吐絮期棉田管理,对确保全省棉花丰产丰收至关重要。
一、预防涝灾
当前是棉花铃重和纤维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,同时也是降水多发期,各地要提前加强输水渠沟疏通,保证三沟畅通、排灌自如、雨住水退。近期全省棉区普遍降水频繁且量大,部分棉田积水严重。对于积水棉田,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及早排净田间积水,同时将淤塞的支沟、毛沟进行清理,降低地下水位,排除泥涝,以利棉株恢复生长。对于倒伏的棉田可在雨停水退能进地时,顺着倒伏的方向轻轻地将棉花扶正,避免硬拉或猛踩,以减少对根系的伤害,同时,清洗叶面浮泥,棉株扶正后,培土稳棵,使植株直立生长,以改善棉田的通风透光条件。
二、叶面施肥
当前棉花根系吸收功能已经衰退,不宜再进行根际追肥,可喷施叶面肥,对遭受涝灾害和有早衰迹象的棉田可采用1%的尿素溶液加0.5%磷酸二氢钾溶液,每隔5~7天喷一次,连喷2~3次。喷肥时间应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,以防烧叶。为减少用工,叶片喷肥可与喷洒化学农药结合进行。
三、防治病虫害
重点加强对烟粉虱、棉盲蝽等虫害的防治。可喷施氟啶虫胺腈悬浮剂,连续用药2次,间隔5~7天。也可喷施噻虫嗪或溴氰虫酰胺防治烟粉虱。成方连片的棉田,要统一用药时间,统一喷施,喷药时要先打外围,防止迁飞。雨后要及时喷施杀菌、抗菌剂,预防棉花病害发生。喷药选择在上午7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,每隔7天喷一次,连喷2~3次。
四、适时收获
及时收获下部吐絮棉花,防止后期降雨影响棉花品质。晚熟、需要早腾茬或机械采收的棉田提倡脱叶催熟。一般于10月初且气温稳定在18~20℃、田间吐絮率达到60%以上时,每亩采用50%噻苯隆可湿性粉剂20~300克和40%乙烯利水剂150~200毫升混合喷施叶面。棉花吐絮后人工集中采摘1~2次即可,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机械一次采收。采收过程中防止头发及其他异性纤维落入籽棉。黄熟铃、烂铃、僵瓣花、霜后花等要分摘、分晒、分存、分售。
五、适时拔柴或秸秆还田
鲁西南蒜棉两熟棉区,因种植大蒜常常提前拔棉柴,使得很多棉铃不能正常成熟,导致铃重降低、品质下降。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,在不影响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,应适当推迟拔柴时间,适宜拔柴时间在10月5日~10日之间。一熟棉田收获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秸秆还田或拔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