茌平县地处鲁西平原,总面积1117平方公里,辖6镇8乡2个街道办事处,810个行政村,人口56万,其中农业人口41.9万。
茌平秦时置县,是战国时期高士鲁仲连、唐初名相马周、宋代医学家成无己、清代画家董立元等历史名人的诞生地。境内有著名的尚庄大汶口文化遗址、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、孔子回辕处、鲁仲连祠等名胜古迹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、石油等资源。
资源。全县有价值的生物资源多达700多种,现存有价值较高的动、植物资源主要有: 动物资源家畜类有:鲁西黄牛、猪、羊、驴、马等;野生兽类有:黄鼠狼、狸、獾、刺猬、野兔等;家禽有:鸡、鸭、鹅、鸽子等;野生禽类有:喜鹊、灰喜鹊、鹌鹑、麻雀、乌鸦、猫头鹰、斑鸠、布谷鸟、燕子、食蚁鸟、山雀、白眼等;鱼类有:鲤鱼、鲫鱼、白鲢鱼、草鱼、鳝鱼、鲶鱼、黑鱼、泥鳅等。植物资源(不含农作物)乔木类有:毛白杨、杂交杨、柳树、刺槐、国槐、臭椿、香椿、柏、泡桐、法桐等;灌木类有:紫穗槐、怪槐、杞柳、红荆条、白柳等;果树类有园陵大枣、苹果、梨、杏、桃、李、桑椹、山楂、柿子等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、优质棉、蔬菜、林果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,牛皮、羊皮、羊毛等出口量相当可观。名优特产闻名遐迩,特别是圆铃大枣为历代贡品,以其独特的医疗保健效果畅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,已开发出枣汁、枣泥、枣酱、枣饮品等20多种系列产品。另外,鲁西黄牛、南莲池十孔藕 、黄花菜、香椿菜,以及剪纸、草编 、柳编 、条编等工艺品也久负盛名。
地形地貌。茌平县位于黄河下游鲁西平原,系黄河冲积平原,因黄河多次在境内的改道中冲积,形成微度起伏的岗、坡、洼相间地貌。茌平地势以黄河流向,自西向东北倾斜,最高点海拔35米,最低处海拔26.5米,自然坡降1/7000。土壤类型为潮土,土壤质地以中壤为主,PH值在6.8-8.8之间,土壤深厚,沙粘相间适中,地质较均匀,适合多种作物大面积高产。1984年土地普查,总面积167.5万亩,其中耕地121.6万亩,占总面积的72.6%,人均2.26亩,高于全省人平均土地水平。现存耕地108万亩。地貌特征分为九种类型,即:河滩高地,新决口扇形地,高坡地,平坡地,洼坡地,浅平坡地,沙岗地,河质河槽地和碟形洼地。
水文气象。县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带,气候适宜,光照充足,全年日照时数2557.5小时,年均气温13.4℃,无霜期长,无霜期199天,农耕期294.6天,年平均降雨量637.2㎜,为山东省内陆多雨区。与此同时,由于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,又具有春旱、秋涝、晚秋又旱的特点。全县沃野平畴,淡水资源充足,水利条件便利。茌平境内有徒骇河、马颊河、赵牛河、管氏河、冯氏河、四新河、茌新河、茌中河、西新河、老徒骇河、七里河、德王河、小运河及普济沟。位地形均为西南东北流向。据《中国江河水系图》标准,徒骇河、马颊河为海河水系,其余属支流。西新河、老徒骇河、茌新河、茌中河在境内直入徒骇河;七里河在高唐入徒骇河;管氏河、四新河在禹城县境内入担救河;德王河在境内西北隅出境入马颊河。境内河流主要承担上游和境内径流排水,流量达4亿立方米。徒骇河、茌新河、赵牛河、管氏河、七里河、冯氏河建有拦河闸,可拦蓄雨水和黄水,用于灌溉,其他河流汛过干涸。
农特土产。圆铃大枣 ,又名紫铃,铃枣,圆红,因鲜果形似圆铃,故名。“圆铃大枣”以个大核小,皮薄肉厚,糖多味甘,营养丰富,脆甜味美可口名闻遐迩,与肥桃养誉天下。